子宮內膜息肉,也稱宮頸息肉,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,屬於慢性宮頸炎的範疇。它是由於子宮內膜層區域性間質過度生長所致,由少量緻密的纖維結締組織、管壁較厚的血管以及子宮內膜腺體組成,是一種突出於周圍子宮內膜的增生性病變。育齡期和絕經後的女性都比較容易患上子宮內膜息肉。
息肉由子宮內膜組織構成,常伴隨月經週期的變化並與子宮內膜保持同步。少數息肉細胞缺乏激素受體,僅呈現增生期變化,被稱為無功能息肉。通過刮宮診斷的子宮內膜息肉在組織學上的特徵為:組織團塊周圍有完整的上皮包圍,腺體排列不規則,可能大小不一,炎性息肉則伴有纖維組織增生和慢性炎症細胞浸潤。當分泌期子宮內膜中混合有無功能息肉時,更容易識別。息肉中含有較多平滑肌的則被稱為腺肌瘤型息肉。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可能會導致息肉的形成,某些晚期分泌期的子宮內膜可能呈現息肉樣改變,必須結合臨床和整體組織學表現來綜合判斷。
1、基本病因
子宮內膜息肉是慢性子宮內膜炎的一種型別,其形成與雌激素水平過高密切相關。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如果身體較弱且沒有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護理,長此以往,會對身體功能造成嚴重損害,例如體內雌激素分泌過高,這很容易導致身體長出子宮內膜息肉。
炎症也是一個重要原因。平時,如果有人身體有傷口且沒有及時處理,很容易導致細菌感染。這樣,很可能因為這種炎症而對身體造成傷害,再加上外界病菌的侵入,會破壞身體的某些功能,這也是長出子宮內膜息肉的原因之一。此外,宮腔內異物刺激、分娩、流產、產褥期感染、手術或機械刺激等都可能導致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生。
2、誘發病因
圍絕經期和絕經後的激素補充治療、長期服用激素類保健品、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都可能與雌激素水平過高、炎症刺激等有關。肥胖、乳腺癌術後長期使用他莫昔芬等藥物是引發本病的高危因素。
宮腔粘連重度10分周圍型
備孕達人